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大地文化
微信矩阵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国家监委:审查评审专家身份持续深化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

来源:m6米乐娱乐    发布时间:2025-05-10 05:15:27

  在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评标评审专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日前,和国家监委公布消息,沈阳市纪委监委建立“评审专家身份合规性审查”监督模型,将有一定的问题的评标评审专家清理出库。从审查评审专家身份入手,持续深化招投标领域既有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建设工程领域的评审专家身份合规性审查的重点在哪里?评审专家容易在哪些环节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也许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分析如下:

  1、审查专家学历、工作经历的真实性。当初发改委组建的评标评审专家入库申请中的学历、工作经历等内容大多数都是采取的个人承诺制原则,由于验证渠道有限,难以精准判断其真实性。不排除少数专家提供的学历证书有几率存在造假嫌疑。

  2、审查资格证书和职称证书的有效性。由于个人原因,部分专家仅仅通过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而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有的资格证书可能已过期或者存在被吊销的情况,由于相关数据库更新不及时或者信息不能共享,这样一些问题应重新纳入审查范围。

  3、审查专家的职业道德和信用记录。受金钱和利益的诱惑,有些专家可能在评标评审过程中有不良记录或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但这一些信息可能没有被及时全面地收集、评估、记录。

  4、审查专家与企业的关联关系。由于亲属关系、投资关系、经济利益关系等原因,投标企业与评审专家之间有几率存在潜在的关联关系,如果专家在评审过程中没有主动申请回避,很难保证专家不偏袒关联的企业,导致不公正的评审。

  总之,评审专家身份合规性审查是一项艰巨且持久的工作,只有进一步的审查把关,才能确保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的评标评审工作公正性、公平性和专业性。

  沈阳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通过大数据监督平台对数据开展分析比对,查找问题线索

  1、对投标企业的资格审核检查环节。由于投标公司可以提供的资格证书信息的复杂性多样性,受专业方面技术水平的限制,专家很难全面、深入地核实企业资格证明方面信息的真实性、有消息,导致一些不符合资格要求的企业进入后续评审环节。

  2、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评审环节。评审专家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不可能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进行全面的掌握,无法准确评估投标文件中各专项实施工程的方案、实施工程技术可行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很可能会引起使得一些具有潜力且较为前沿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方案被低估或忽视。

  3、商务报价评审环节。由于建设工程成本构成的复杂性、受不同企业管理上的水准以及市场行情报价波动的影响较大,对于投标价格的评估也许会出现偏差。

  4、专家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环节。在标书评审过程中,,专家之间对同一问题可能由于观点分歧、判断标准不一致等,无法达成共同意见,进而影响评审工作的质量。

  5、评审记录文件的撰写环节。由于时间和专家考虑不周等原因,可能对评审记录文件的撰写不完整、不准确、表述不清或者存在歧义,给评标工作后续的审计、监督带来麻烦或误解。

  总之,建设工程领域的评标评审专家需要在所有的环节保持高度的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以确保评标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公平性和科学合理性,不留任何纰漏。

  继、国家监委、住建部、最高法院等多部委,多次对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的打击和惩治,招投标领域的腐败问题治理初见成效,沈阳市纪委监委率先建立“评审专家身份合规性审查”监督模型,将存在的问题的评标评审专家清理出库,将加强完善招投标领域问题的治理工作,值得各地推广应用,并在应用过程中进一步修订完善,以提高评审专家的专业水平和严谨态度,以确保评标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公平性和科学合理性。

Copyright © 2020 m6米乐娱乐 | 晋ICP备2000080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