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集中整治 不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来源:m6米乐娱乐 发布时间:2025-01-27 16:05:33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
2024年以来,恩施州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瞄准民生“小切口”持续开展靠前监督,坚决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明显问题,不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要超常规推进,不断强化县市主战场作用,坚持力量下沉、指导到县、检查到乡”2024年7月底,州纪委监委联合职能部门组成检查指导组分赴8个县市,围绕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解决情况和各专项治理进展等方面,对党委、政府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和乡镇、纪委监委责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2024年以来,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恩施州委常委会及时传达学习习重要论述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纪委监委有关精神,审议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工程建设、特许经营活动、群众信访领域不担当不作为等方面明显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专题听取情况汇报,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把群众“心上事”当成“上心事”,恩施州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相关治理工作,分管州领导“一人直接负责一个专项、一人领衔解决一个问题,一人领办一件实事”,定期调度分管领域工作进展,切实领办分管领域系统性问题整改。
与此同时,州纪委监委始终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工作摆在压倒性位置,全面聚焦、决战攻坚。州纪委常委会先后围绕细化任务、案件查办、领导包案等方面加强专题研究,做到任务清、责任明、措施实。聚焦“县级主战场”,州纪委监委还组成8个检查指导组,对县级党委、政府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和乡镇,县市纪委监委责任落实情况常态化开展监督,推动专项治理真抓实抓。
“强化督促检查,牵住集中整治牛鼻子”。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州纪委监委通过向八县市县(市)委书记发放工作提醒函、与州政府分管领导“一对一”谈话、定期与职能部门“一把手”沟通会商等方式,压实县市委主体责任、党委政府分管责任、职能部门责任,督促加强领导、主动研究、领办问题,系统推进相关工作稳步开展。
“余某某纪法意识淡薄,侵占群众利益,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024年7月,利川市柏杨坝镇纪委工作人员到某村,宣布对该村党支部书记余某某等两人的处理结果。
此前,利川市纪委监委收到关于余某某违规套取村集体资金问题的信访举报。随后,市纪委监委将问题线索交办柏杨坝镇纪委,柏杨坝镇纪委组成核查组对余某某涉嫌违纪问题立案审查。
最后,因通过虚开发票等方式套取村集体资金,用于村级日常开支运转和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余某某等两人被给予相应处理,并将未入账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入账;所有领取人员主动将违规发放的津补贴全额退赔至村集体账户。
利川市纪委监委着力解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明显问题,联合财政、审计、发改等部门对全市305个村(社区)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发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问题357个,立案130人,追回资金360余万元;并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市农业农村局完善相关制度。
2024年4月以来,全州纪检监察系统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工程建设、特许经营活动、群众信访领域不担当不作为等方面明显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查找问题线索,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专项整治重在自查自纠,全州纪检监察系统督促职能部门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研究各领域管理漏洞和廉政风险,制定《职能部门自查自纠重点问题指引》《问题清单管理规范》,集中两周时间开展全面复查,并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治理清单,确保问题发现一个、入账一个、整改一个、销号一个。
针对疑难复杂信访件、问题线索、具体问题,恩施州、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包保联系,示范推动。同时,全州纪检监察系统对疑难复杂、可查性强的案件,运用“室地”“室组”“室组地”等联动机制,开展提级查办;对中央纪委、省纪委交办问题线索实行承办部门初审、监督检查室再审、整治办会审的闭环审核机制,确保调查处置精准有效。
为解决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高的问题,州纪委监委推动州水利和湖泊局将农村饮水安全作为乡村水利工程建设领域明显问题专项治理的重点监督内容之一,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跟进监督、贴身监督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作的各环节、全过程,对发现的对自查自纠走过场、问题突出该发现没发现、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该处不处以及整改拖沓敷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追责问责。
2024年,全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明显问题立案800余人,收回(追缴)集体资金3200余万元、资源5600余亩;全州开展“无事酒”问题专项治理查处问题80个,处理处分90人。
“我们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共清退不合乎条件的公益性岗位人员23人”近日,面对前来了解创业就业补助资金问题整改情况的纪检监察干部,巴东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前,巴东县纪委监委在开展创业就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某村党支部书记谭某存在将不符合公益性岗位条件的一村民聘用为村级管水员的问题。因在公益性岗位审核工作中把关不严,造成村集体资金损失,谭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为深化以案促改,巴东县纪委监委举一反三,加强对同类问题的剖析力度,及时向县人社局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抓好系统治理。收到建议书后,该县人社局对全县公益性岗位人员做全面梳理,开展自查自纠,完善相关制度,细化岗位安置对象条件、岗位的设定与开发、补贴标准、岗位管理和监督、岗位退出、责任追究等内容。
发现问题是未解决问题,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全州纪检监察系统贯通监督、办案、整改和治理,深入分析典型案件、同类案件产生的原因,查找背后的制度漏洞、监管缺失、机制障碍,精准提出纪检监察建议,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强化系统施治、标本兼治,解决“管长远”问题。
以案促改促治,全州纪检监察系统结合本地查办的案件,以“案中人”教育“身边人”,制作11部警示教育片,拍摄《消失的放映证》《狂标》等警示教育短片,编印《严重违纪违法人员忏悔录》《官僚主义问题警示录》《乡镇(街道)干部容易违纪违法问题警示录》《村(社区)干部容易违纪违法问题警示录》,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重点实事领题办、纵深推。”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以案促改促治的同时,聚焦15件具体民生实事,督促州县(市)政府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党组班子成员主动领办民生实事,形成实事清单,定期对账销号,助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同时,全州纪检监察系统通过对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信访反映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各领域反映突出问题,交办职能部门“一域一策”,上下联动、内外协同推动处理问题,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切身感受到整治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