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5年土地整治规划重磅出炉!分三大区域明确一系列小目标
来源:m6米乐娱乐 发布时间:2024-07-12 21:09:27
为更好完成“十三五”时期任务,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城市扩容提质,汕头市国土资源局依据《广东省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以及其他相关规划文件,结合汕头市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区域特点,编制《广东省汕头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并与近日发布。
文件中提及本轮土地整治规划以2015年为基期年,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目标年为2020年。规划范围为汕头市辖区内全部土地,总投资248.47亿元。
同时在土地整治规划过程中,注重对汕头市的革命文化、华侨文化、潮汕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保护,推动潮汕文化“走出去”,注重维护汕头市山、水、城、乡的景观和谐,以更好地达成“潮人都会、精致汕头、滨海国际化山水人文都市”这一发展目标。
2015年,汕头市的土地总面积为219903.75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3349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0.71%;建设用地61819.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8.11%;其他土地24590.9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18%。
从汕头市耕地总量上来看,与2010年相比较,耕地面积减少了560.55公顷。从人均耕地量来看,人均耕地面积由2011年的0.012公顷下降为2015年的0.011公顷,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耕地警戒线公顷。
另一方面,根据汕头市各区(县)2015年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做多元化的分析可知,汕头市的耕地质量(国家利用等)在2等-9等,2等-3等耕地占耕地总面的32.30%,4等-6等耕地占耕地总面的58.00%,7等-9等耕地占耕地总面的9.70%。耕地质量等别大多分布在在4等-6等,高等地比例不高。
汕头市建设用地的规模逐步扩大,2015年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为61819.79公顷,比2010年增加了5401.94公顷。但汕头市产业体系总体落后,发展利用模式较粗放,城镇建设发展主要是依靠数量扩张的外延发展方式,缺乏对内部土地潜力的挖掘,存在工业园区和工业用地零散以及“征而不用”、“圈而不开”、“开而不发”等闲置和浪费的现象。
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排放量的增加,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环境承载压力增大。
汕头市土地整治分区划分,将汕头市土地划分为城市功能提升区、生态农业发展区和海岛生态涵养区三大整治区域。
城市功能提升区包括的金平区、龙湖区和濠江区。本区土地总面积为43432.65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7619.96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9262.29公顷,未利用地面积6550.40公顷。
打造汕潮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建设粤东地区经济发展增长极,引导东南沿海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此汇集,区域通航运中心、科教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的核心功能更加凸显。
本区以建设用地整理为主,主要是通过改造低效的旧城镇、旧厂房和城中村,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推进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化交通、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土地开发建设期间要严控土地开发规模,重视桑浦山、礐石山、达濠岛和海岸带绿化建设,重点加强牛田洋湿地生态保护。
生态农业发展区包括潮阳区、潮南区和澄海区。本区土地总面积为165060.40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07782.94公顷,建设用地面积40264.74公顷,未利用地面积17012.72公顷。
依托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推进生态农业、现代化农业建设进程,建成广东省高质量农业生产基地。
本区以农用地整理以及宜耕未利用地开发补充耕地为主,严格坚守耕地红线,通过大力兴修水利,加固堤围河坝,提高农田的排灌能力,改善耕作条件,提高农田质量。同时,适度开展宜耕未利用地开发补充耕地,以形成高质量连片的耕地,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在土地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加快农耕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城乡和农田绿化,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
海岛生态涵养区包括南澳岛全岛及其附属岛屿,陆地面积为11410.7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8090.10公顷,建设用地面积2292.76公顷,未利用地面积1027.84公顷;海域面积460000公顷。
针对南澳县海岛经济特色,加强南澳县休闲旅游业、海洋渔业发展,加快南澳县特色农村建设,建成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本区土地整治的重点方向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完善基础设施,保护区域内的黄花山国家森林公园、候鸟自然保护区、南澎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观资源,同时重点保护宋井、总兵府等历史文物,依托优势资源开展特色农村建设,推进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引导滨海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在土地整治期间要注重不破坏滨海景观带,维护海洋ECO平衡,突出特色,打造东南沿海地区的海上明珠。
1.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十三五”期间,汕头市需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6753.33公顷,力争完成9226.67公顷。
2.补充耕地目标:“十三五”期间,汕头市补充耕地目标为1773.33公顷,通过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目标为636.32公顷,通过宜耕未利用地开发补充耕地目标为1137.01公顷。
3.垦造水田目标:“十三五”期间,汕头市垦造水田规模目标为860.00公顷,其中兑现承诺改造水田规模目标为166.67公顷,新垦造水田规模目标为693.33公顷。
4.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目标:“十三五”期间,汕头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目标为240.00公顷,加强对农村旧住宅、废弃宅基地、空心村进行拆旧复垦,优化农村建设用地格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5.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目标:“十三五”期间,汕头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目标为1166.67公顷。
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积极开展土地生态整治,加强农田生态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土地生态利用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加强区域生态环境维育,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自然山体、岸线、湿地等得到严格保护;创建“美丽乡村、幸福村居”等市级示范镇、示范村。
汕头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区域主要涉及澄海区、潮阳区和潮南区的11个镇(街道)(详见下表)。
汕头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项目7个,涉及澄海区、潮阳区、潮南区的7个镇(街道),建设规模4492.30公顷(详见下表)。
汕头市垦造水田重点区域主要涉及澄海区、潮阳区和潮南区的6个镇(街道)(详见下表)。
汕头市垦造水田重点项目5个,位于潮阳区、潮南区的5个镇(街道),垦造规模628.91公顷(详见下表)。
汕头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重点区域主要涉及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澄海区和潮阳区的8个镇(街道)(详见下表)。
汕头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重点项目7个,涉及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澄海区、潮阳区、潮南区等7个镇(街道),整理规模147.12公顷(详见下表)。
汕头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重点区域主要涉及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澄海区和南澳县的11个镇(街道)(详见下表)。
汕头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重点项目7个,涉及金平区、濠江区、龙湖区、澄海区等7个镇(街),再开发规模525.76公顷(详见下表)。
汕头市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重点区域主要涉及潮阳区和潮南区的6个镇(街道)(详见下表)。
汕头市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重点项目5个,涉及澄海区、潮阳区、潮南区的5个镇(街道),开发规模为801.41公顷(详见下表)。
汕头市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区域主要涉及澄海区、潮阳区和潮南区的4个镇(街道)(详见下表)。
汕头市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项目共有7个,其中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项目4个,涉及澄海区、潮阳区的4个镇(街道),规划整治规模324.13公顷;精准扶贫重点项目共3个,涉及潮阳区、潮南区和南澳县的3个镇(街道),规划整治规模143.19公顷(详见下表)。
汕头市围填海造地重点项目2个,涉及南澳县的后宅镇,开发规模为171.89公顷。
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评价可知,汕头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总规模为13889.62公顷,其地类最重要的包含耕地和部分可调整地类。其中Ⅰ级区的建设潜力规模为1621.36公顷,占潜力总规模的11.76%,主要分布在潮阳区的河溪镇、城南街道,潮南区的司马浦镇;Ⅱ级区的建设潜力规模为4675.96公顷,占潜力总规模的33.76%,主要分布在金平区的鮀莲街道、潮南区的井都镇和潮阳区的棉北街道;Ⅲ级区的建设潜力规模为5853.16公顷,占潜力总规模的42.14%,主要分布在潮阳区的西胪镇、贵屿镇,潮南区的陇田镇;Ⅳ级区的建设潜力规模为1739.14公顷,占潜力总规模的12.52%,主要分布在澄海区的溪南镇和潮阳区的金灶镇。
根据垦造水田潜力评价可知,垦造水田潜力规模为7450.54公顷,其地类最重要的包含旱地、可调整地类、园地和坑塘水面、未利用地。中Ⅰ级区的潜力规模为3651.5公顷,占潜力总规模49.01%,主要分布在潮南区的井都镇,潮阳区的西胪镇和金灶镇;Ⅱ级区的潜力规模2468.6公顷,占潜力总规模的33.13%,主要分布在潮阳区的金浦街道、河溪镇,潮南区的雷岭镇;Ⅲ级区的潜力规模1270.44公顷,占潜力总规模的17.05%,主要分布在澄海区的东里镇、溪南镇,潮南区的两英镇;Ⅳ级区的潜力规模为60公顷,占潜力总规模的0.81%,主要分布在潮南区的仙城镇和濠江区的达濠街道。
根据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评价可知,农村建设用地的潜力规模为3276.83公顷,其地类主要为农村居民点。其中Ⅰ级区的潜力规模为1031.48公顷,占潜力总规模的31.48%,主要分布在潮阳区的和平镇,澄海区的凤翔街道,濠江区的礐石街道;Ⅱ级区的潜力规模为926.75公顷,占潜力总规模的28.28%,主要分布在潮阳区的谷饶镇,澄海区的莲下镇,濠江区的滨海街道;Ⅲ级区的潜力规模为1174.23公顷,占潜力总规模的35.83%,主要分布在澄海区的上华镇、广益街道,潮阳区的棉北街道;Ⅳ级区的潜力规模为144.37公顷,占潜力总规模的4.41%,主要分布在潮南区的峡山街道,濠江区的达濠街道。
根据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潜力评价可知,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潜力规模为3638.06公顷,其地类最重要的包含城镇建设用地。其中Ⅰ级区的潜力规模为1194.41公顷,占潜力总规模的32.83%,主要分布在澄海区的东里镇,金平区的光华街道和濠江区的达濠街道;Ⅱ级区的潜力规模为657.14公顷,占潜力总规模的18.06%,主要分布在潮阳区的和平镇,澄海区的溪南镇和莲下镇;Ⅲ级区的潜力规模为1063.48公顷,占潜力总规模的29.23%,主要分布在澄海区的莲上镇和上华镇,金平区的东墩街道;Ⅳ级区的潜力规模为723.03公顷,占潜力总规模的19.87%,主要分布在金平区的乌桥街道、东方街道,潮南区的胪岗镇。
根据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评价,宜耕未利用地开发补充耕地潜力规模为1612.42公顷,其地类主要为未利用地。Ⅰ级区的可新增耕地潜力为987.61公顷,占潜力总规模的61.25%,主要分布在潮南区的红场镇、潮阳区的河溪镇和西胪镇;Ⅱ级区的可新增耕地潜力为347.72公顷,占潜力总规模的21.57%,主要分布在潮南区的陇田镇和成田镇,澄海区的莲下镇;Ⅲ级区的可新增耕地潜力为179.07公顷,占潜力总规模的11.11%,主要分布在潮阳区的金浦街道和成田镇,澄海区的盐鸿镇;Ⅳ级区的可新增耕地潜力为98.02公顷,占潜力总规模的6.08%,主要分布在潮南区的仙城镇,潮阳区的文光街道,金平区的鮀江街道。
通过对省下发汕头市的指标以及各类整治项目投资所需成本状况做分析估算,汕头市土地整治总投资规模约为248.47亿元,详情如下:
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6753.33公顷,投资总规模约为2.63亿元;垦造水田面积860.00公顷,投资总规模约为7.74亿元;宜耕未利用地开发补充耕地面积1137.01公顷,投资总规模约为3.98亿元;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面积240.00公顷,投资总规模约为8.00亿元;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面积1166.67公顷,投资总规模约为213.97亿元,围填海造地规模243.00公顷,需投资约12.15亿元。(详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