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耕地保护防线 攻坚之路成效斐然
来源:m6米乐娱乐 发布时间:2025-01-05 09:17:00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要素。当前,融安县长安镇积极行动,扎实推进耕地保护工作,夯实粮食安全基石,守护希望的田野。
连日来,长安镇坚持全面、辩证、长远的目标扎实开展耕地流出问题整治工作,群策群力,主动作为,细化目标方案,压实工作责任,牢牢坚守耕地保护红线。
在整治过程中,镇、村干部迅速深入田间地头,结合村情实际,按照“不落一处、不落一块”的核查要求,针对问题图斑逐个现场核实、逐个研究讨论,分析难点堵点,充分了解群众诉求,明确整改措施,确保每一个图斑都能精准整改、整治到位。
“我们建立耕地恢复日常变更每日进度表,加强对耕地流出问题整治工作的督查指导,确保有人管、有进度,定时通报进度,压实责任。”长安镇党委书记莫洋说道,“我们要求全体镇村干部将耕地流出问题整治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群众一同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同时,我们也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深刻认识到耕地保护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打好这场耕地保护攻坚战,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贡献长安力量。”
据悉,长安镇在开展耕地流出问题整治工作中,制定严格考核机制,全面梳理和分析各村(社区)整治工作进度。对于进度滞后的村(社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以及包村组干部要深刻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白准确地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以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推动整治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谁不知道土地荒着不好,但是复垦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成本,而且我们也不确定复垦后能不能有好的收益。”面对前来做工作的村干部,木樟村南问屯村民谢大哥情绪激动。
此前,该片56亩的连片土地已出租给企业种植柑橘,由于管理不善,果树逐渐黄化,这片土地无奈荒废多年。村民们望着这片荒芜的土地,心中满是无奈,也失去了种植的热情。
融安县长安镇大坡村“两委”干部入户做好群众工作,倾听他们的诉求,并解释图斑整治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
“你莫着急,先听我说……”现年62岁的谢仁发是木樟村党总支部委员、村民委副主任。随着图斑整治工作的推进,他耐心地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以群众最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沟通。谢仁发和记者说,除了讲解大政策,劝说小道理之外,细算“经济账”也十分有效。
最终,在党员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昔日的流出地摇身一变,成为可耕种的良田,大家齐心协力以最快的速度补种上西瓜。
而在大坡村桐榴屯,150余亩耕地也有着相似的遭遇。该片耕地原租给企业种植柑橘,同样因管理不善而荒废,群众不仅收不到租金,还为此一直闹心,矛盾不断激化。
“由于公司资金链断裂,要依合同兑现租金十分困难。”企业负责人吐露难言之隐。
“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恢复农田,大家都要从真实的情况出发,换位思考,各退一步。”随着图斑整治工作拉开序幕,镇、村干部迅速介入。一方面,积极做好群众工作,倾听他们的诉求,并解释图斑整治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另一方面,积极与企业对接,反复沟通协调,寻找处理问题的最佳方案。
经过协调,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企业和村集体共同出资,对荒废的耕地进行整治,并通过合法程序,解除土地租赁合同,将土地归还村民。
在长安镇隘面村,耕地上的桉树林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种下的甘蔗,这是当地村民“甜蜜”的抉择。
今年,隘面村及时疏通图斑整治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按计划、有步骤开展整治工作,通过复耕种植糖料蔗,有效整合盘活土地资源,不仅拓宽村民增收新渠道,还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生机。
“我们采取‘整村推进、连片清除’的整治模式,开展‘桉退蔗进’行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隘面村党支部书记吴家财和记者说,在整治工作初期,村“两委”干部积极向群众宣传动员流出耕地的复垦整改和依法依规利用耕地的重大意义,有效普及耕地红线保护知识,让群众明白政策、支持政策。
“巡田这项工作,绝不单单只是查看是不是存在破坏耕地的行为,我们还需要顺便留意农作物的生长态势,一经发现问题,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农户,以便他们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如今,吴家财只要稍有空闲时间,他便骑着电动车缓缓行驶在村屯农田周围转一转、看一看。吴家财和记者说:“只有我们带头重视起来,村民们才会更加珍视耕地保护,共同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
耕地保护是一项常态化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下一步,长安镇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有力的措施,有序推动耕地保护,全力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坚决守住耕地红线,为农业留下更多良田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