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和取得
来源:m6米乐娱乐 发布时间:2024-08-20 11:27:52
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两类土地所有权主体及其代表均为特殊主体,均须具有法定的特殊身份。除此之外,一切组织和个人均不得担当土地所有权主体及其代表。
土地所有权的取得须依法律规定,而不得约定。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首先,土地所有权的原始取得,必须依法律规定,经政府确认。例如,《土地管理法》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取得须经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其次,土地所有权具有不可交易性。具体说,国有土地的所有权是不可出让、不可改变的;集体土地除了被依法征用而成为国有土地外,其所有权性质也是不能改变的。实行这种制度的理由如下:
土地公有制是我国历史形成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我们这样一个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人口大国,土地公有制对于社会分配公平、社会稳定和土地有效利用,都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土地所有权的、可交易性,包含着一条重要的立法政策,就是避免农村集体土地特别是耕地和其他农业用地的流失。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保护耕地,必须严格限制集体土地的流转。为此,法律必须规定,除了国家因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的需要而依照法定程序征用集体土地外,任何人不得收购或者以其他方式获得集体土地所有权。
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公益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在能源、交通、国防、水利、资源、环境、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其实是靠国家投资建设。在国家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建设项目的用地成本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如果实行土地所有权不可交易的原则,则国家无论通过土地使用权划拨、出让还是征用集体土地的方式,都可以非常容易地以较低成本取得所需要的土地。
国家对地产市场进行适当的调控,有利于平抑地价,遏制土地投机,维持经济稳定和经济秩序。进行这种调控,不仅要运用行政手段,而且要运用市场手段。运用行政手段属于管理者行为,运用市场手段,属于所有者行为。实行土地所有权不入市的原则,意味着市场中仅存在使用权的交易,因此,国家能够最终靠行使所有权,来影响或制约地产市场中的使用权行为。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一定要标注明确“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代表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