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大地文化
微信矩阵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降温7-9℃较强冷空气今晚起影响杭州!专家预测:明年1、2月寒潮数量还将攀升

来源:m6米乐娱乐    发布时间:2024-08-07 06:22:24

  今天的杭州一直阴阴雨雨,降雨过后,空气中水分含量大,加上几乎静风,能见度变差,一片朦胧。

  冷空气何时到杭州呢?今天16时,北方冷空气前锋已达到安徽中部区域。预计今晚10时左右到杭州,开始吹偏北风。到了后半夜,风力逐渐增大,降雨停止,气温下降。

  风力:冷空气的势力比前两次弱,风力也略小一点,预计今天后半夜到明天白天平原地区最大偏北风6~8级,山区和湖面8~10级。

  降温:日平均气温过程降温幅度7~9℃。今天14℃左右→12月2日6℃左右。

  最冷气温:12月1-2日早晨最低气温平原地区1~3℃有霜冻,山区0~-2℃有薄冰,高山区-2~-5℃有冰冻或严重冰冻。

  那么,杭州会入冬吗?据市气象台消息,预计明天杭城平均气温仍然超过10℃,所以明天很难入冬。

  另外,从目前看,原本预计12月4日前后的冷空气爽约了。但是,冷空气不来了,不代表杭州回温很大。

  11月29日6时,中央气象台再次发布寒潮预警,这是自今年10月以来第四轮影响我国的大范围寒潮天气。 有网友感慨,今年寒潮怎么如此多! 真的如此吗? 让我们来看看大数据。

  不算正在经历的,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已经经历的三轮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分别发生在10月14日至17日、11月4日至8日、11月20日至23日。上述三轮寒潮的“个性”极其鲜明。

  这三轮寒潮中,第一轮寒潮影响力稍弱,但吹落了北方的秋汛;第二轮寒潮来势凶猛、强度大,多地降水量突破11月极值;第三轮寒潮降温幅度大、雨雪范围广,尽管强度稍逊,但区域叠加累积效应明显。

  现在才11月,已经有四轮寒潮影响我国,感觉今年寒潮比往年多,真的是这样吗?国家气候中心1951年至2020年逐月寒潮统计显示,平均而言往年到11月底,寒潮发生次数为2次,今年已有4次,较同期来说确实是偏多的。

  但从数据中也能够正常的看到,11月是寒潮发生最多的月份,其次为10月和3月。1990年11月曾出现过4轮寒潮,1979年和2011年的11月也经历过3轮寒潮。

  为什么寒潮偏爱季节转换期出现呢?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周兵表示,寒潮主要是依据降温幅度来度量的,在冬季,由于基础温度相比来说较低,日最冷气温在24小时内降温幅度8℃还是不容易的,而季节转换期的11月或3月,由于气温在下降趋势或上升过程中,冷空气叠加基础温度的起伏变动,相对容易满足寒潮标准。

  虽然今冬寒潮偏多,但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影响我国的寒潮次数总体呈减少趋势。从下面这张图能够正常的看到,这个减少趋势并不是说近几年肯定比以前少,也不是说以前每年寒潮都多,只是代表总体平均的一个趋势!

  通过数据不难看到,1951年、1984年以及1985年影响我国的寒潮只有2次,而2009年就有8次,更进一步说明,寒潮减少是平均态,不能代表某年肯定多/少。

  虽然总体寒潮次数减少了,但天气气候出现异常的幅度加大了,出现偏离平均态的振幅也慢慢变得大,可能会出现北极冷空气受到了更强的扰动,因此不排除某些地区某些时段出现更加极端的寒潮天气。

  一般情况下,极地地区的冷空气会受到地球西风带的控制,将其圈在靠近北极的地区,虽然也会经常向低纬度推进,但是西风带的控制性较强,此时西风带就如一个羊圈,而冷空气则是“羊群”,正常情况下冷空气这些“羊”,大都会被西风带这个“羊圈”圈在北极地区。

  但在全球变暖和极地放大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北极地区升温更大,中高纬地区的温度梯度减小,欧亚大陆上空的西风减弱,这导致西风带这个“羊圈”不再像以前那么牢固,以前被圈在极地的冷空气更容易突破西风带向南一泄而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拉尼娜年,低纬度地区的海水变冷,特别是太平洋的中东部,经常会出现大面积的低温海水,这样一来地球北半球高低纬度的温度梯度减小,原有的气候系统平衡状态被打破,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团不受约束,那么在较高的气压差别之下,就会以寒潮的形式迅速向低纬度推进了。

  所以,气象有经验的人指出,全球变暖与寒潮并不矛盾,反而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更容易出现更加极端的寒潮天气。此外,全球变暖也并不会导致所有地方的冬季都变暖。比如,在北半球一些地方,全球变暖反而使得冬季更冷了。

  此前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今冬预测消息称,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中东部地区气温总体以偏冷为主;同时预测今冬将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周兵表示,对历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统计根据结果得出,冬季到次年春季,拉尼娜年一般会出现19.1次冷空气过程,其中有3.4次可达到寒潮等级。

  目前,位于北极极地的冷涡中心位置有偏向东半球的倾向,因此,明年1月至2月,寒潮发生数量有可能进一步攀升。

Copyright © 2020 m6米乐娱乐 | 晋ICP备2000080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