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镇村齐发力广东快速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来源:m6米乐娱乐 发布时间:2024-09-25 23:24:12
如何更好更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如何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耕地保护,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助力“百千万工程”?12月13日,省自然资源厅将联合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佛山市人民政府,在佛山南海举办广东省首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推介活动。笔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举办这场推介活动,将重点解决当前我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用资融资、产业引进等方面问题。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区域内,以“全地域、全要素、全周期、全链条”为理念和方法,坚持“内涵综合、目标综合、手段综合、效益综合”,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和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强化要素保障,支撑城乡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5大重点工作内容——“落规划”“腾空间”“增耕地”“优生态”“强活力”。通过整治,可以破解部分地区空间布局无序化、耕地碎片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生态功能退化的“四化”问题。近年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全力抓好规划引领、试点实施、项目谋划和政策创新,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百千万工程”,需要遵从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县、镇、村应分别从不同维度和侧重点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解决“百千万工程”钱从哪里筹、地从哪里来、人往哪里聚的三大核心问题。
当前广东有42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图为入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的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屈家树介绍,当前,广东有42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包括20个乡镇以及广州市从化区等国家级试点,以及20个乡镇以及佛山市南海区等省级试点。目前,全省试点工作初显成效。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要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有效衔接。”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要落实好“三区三线”,快速推进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审批工作和开展详规编制工作。
日前,《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已获得国务院批复。这份规划将有效发挥统筹引领作用。广东以构建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的土地保护利用新格局为目标,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目前,我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设计已批复26个,组织并且开展54个镇村集成规划试点,重点支持省“百千万工程”首批110个典型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拟于2024年1月底前完成编制审批。
用活土地要素,实现满盘皆赢。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营造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保护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以此来实现“三生空间”(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格局优化。
在推进农用地整理方面,开展耕地、园地、林地等农用地的全面整理,对其面积、位置变动、性质置换、地块规整重划等方式,优化农业生产空间。
在推进建设用地整理方面,分类推进空心村整治、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老旧小区等工作,释放低效存量空间,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佛山市南海区在全省首推地券、房券、绿券“三券”制度,通过建设用地整理提供连片产业用地,推进生态环境改善和产业转型升级。
在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加强对自然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修复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并科学进行农房规划建设,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提升和风貌管控,改善城乡面貌,营造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近年来,我省坚持制造业当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盘活存量低效用地,腾挪建设发展空间,可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质项目落地提供充足的土地保障,为制造业当家提供用地要素保障。
为此,省自然资源厅制定出台了一批专门政策文件,在四个方面发力,做到“四个确保”,全力保障建设制造强省用地需求。一是在空间规划上发力,确保制造业用地总量稳定。我省在全国率先划设工业用地控制线,将基础较好、集中成片以及其他重要的工业用地纳入工业用地控制线管控,促进工业用地集聚合理布局,稳定工业用地总量。根据最新数据,全省初步划设工业用地控制线万亩。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422.7万亩、占比70.23%,粤东西北179.18万亩、占比29.77%。二是在用地指标上发力,确保制造业用地增量空间。我省对优质制造业项目用地指标应保尽保,2021年以来,省级累计保障各类先进制造业项目用地计划指标6.02万亩。三是在低效用地上发力,确保制造业用地存量盘活。截至2023年11月底,全省实施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面积6.6万亩,完成改造面积2.9万亩,投入资金780.3亿元。四是在供地方式上发力,确保制造业用地质量提升。
俯瞰广州从化鳌头万亩良田示范项目,目之所及皆是成方连片的广阔农田,田间道路和村庄整治正有序推进,不时有鹭鸟展翅翱翔……“田成块、水成系、路成环、宅成景”的景观风貌已呼之欲出。
作为全国唯一以县域为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广州市从化区以鳌头万亩良田示范项目为“试验田”,探索片区耕地连片规模化利用。项目通过复耕复垦、土壤改良、化零为整等工程技术方法,目前已开展约6015.63亩农田的整治工作。
增加耕地面积,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国家试点设立了“两个5%”的底线要求,即全域综合整治后,整治区域内的新增耕地面积原则上不少于原有耕地面积的5%,涉及永久基本农田调整的,整治区域内新增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原则上不少于调整面积的5%。
试点地区需严格执行“先补后占、多补少占,以进定出、先进后出”的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进出平衡的“双平衡”管控要求,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垦造水田、恢复耕地等项目,坚决完成“两个5%”新增耕地底线要求。
县级层面,要求压实坚决防止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阶段性流失和质量降低这根红线,完善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的耕地保护机制,并在县域统筹谋划一批农用地整治项目,引导耕地集中连片布局。镇级层面,要在遵守“两个5%”的底线要求下,明确农用地整理具体项目实施方案。村级层面,要将核心放在落实秀美田园建设上,实现田块合理归并,提高耕地质量和连片程度,完善沟路渠等农田基础设施,从“质”上支撑耕地全面优化提升。
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之一,清远市佛冈县汤塘镇以农用地整理,塑造秀美绿色田园空间。该镇以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为重点,推进耕地集中连片整治,逐步将零散、细碎的耕地、园地等整治形成集中连片优质耕地。
结合“田水路林村”整体保护修复,汤塘镇有序推进垦造水田、耕地恢复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用地整理项目,进行潖江下游农田土壤改良和土地整合,促进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改善、防灾减灾能力提升、耕地改良。在耕地整治过程中,该镇还大力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建设三产融合的农业生态公园。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接下来,广东将重点支持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22个县、110个镇、1062个村,实施一批典型项目,逐步实现扩面提质,力争到2027年累计投资5000亿元以上,涉及乡镇1000个、覆盖行政村10000个,新增40万亩用地指标(包括新增耕地20万亩和腾退建设用地指标20万亩)。
经过三年努力,惠州市龙门县龙江镇的光大上窝石场从“满目疮痍”变成满目苍翠,顺利通过绿色矿山创建省级验收,完善了矿山“无尘式”生态开采流程工艺,实现全工序、全要素、全场景清洁生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东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突出“优生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县级层面加强督导,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统筹指导各乡镇有重点地开展生态修复。镇级层面重点是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村级层面将核心放在建设宜居美丽乡村上,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考虑生态修复、景观休闲、文化传承等综合功能,提升乡村风貌,一体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试点期间,该区全力推进万里碧道南海段建设,共计完成碧道建设21公里,半月岛生态公园、西龙湿地公园、滨江公园等多个公园节点开放使用;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绿道系统、新型文体空间,高质量建设8个万亩公园、5个千亩公园,精细修复20个河心岛,实现全民畅享绿色空间。
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大鳌尾村等4个村,统筹各级各类资金,投资约25018万元,推进大鳌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生态修复工程、大八顷中心河段生态修复工程(1.4km)、大鳌尾养殖尾水治理工程(2500亩)、湿地公园建设等乡村生态修复项目,加强对整治区域自然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优化自然ECO。
在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方面,广东先后印发实施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省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设计。2019年以来,全省投入国家和省专项资金超过76亿元,累计完成红树林营造修复7.2万亩、海岸线公里、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4.2万亩。
“强活力”则是以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政策活力,促进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体制机制。
在县级层面,因地制宜、守正创新,推出一批管用、好用、实用的政策。如广州市从化区立足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和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等基本整治任务,构建“1+N”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保障体系;南海区建立“三券”制度,探索指标分离管理,解决用地空间腾挪问题。
在镇级层面,结合问题导向,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利益平衡机制,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市场化参与机制。为解决启动资金困难和产品后续运营等问题,江门开平塘口镇探索引入本地文旅公司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镇政府和企业从中获得的收益,均继续投入塘口镇乡村振兴和文旅项目建设中,为该镇持续注入发展动力。
在村级层面,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以河源市东源县顺天镇党演村为例,该村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契机,成立三新经济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工作,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归雁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完成村内117户960人7000多亩土地流转工作。
政策支撑,金融“加码”。接下来,广东将加快出台深入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1”个指导意见和“1”个实施方案,以及项目管理办法等“N”项配套政策。同时,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加大试点外整治地区启动资金支持,推动各类涉农资金聚合;完善投资收益分配机制,引导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打造以现代生态田园和高品质古城文旅综合体为主体的全域旅游格局。
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是史料记载中岭南最早的城邑,是广东省首批公布的十一个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之一。自2022年1月,佗城镇列入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名单以来,当地以全局思维系统谋划,稳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打造全县“百千万工程”的示范镇,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试点实施范围为全镇域,涉及17个行政村,总面积为215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5.4亿元,已申请地方专项债2亿元,全面启动相关工作。
佗城镇坚持规划先行,村庄规划与县国土空间规划深度衔接;推动土地流转,已摸查全镇域可流转土地4万余亩,现已流转6000亩;推进项目实施,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子项目已进场施工。
土地流转带动村民增收——积极开展镇域内农田的基础整治,打造布局集中连片、农田设施完善、生态良好的现代农业生产区域,破解承包地细碎化、耕地撂荒化等现实问题,有力促进村域内集体土地流转,为吸引种粮大户、规模机械化生产夯实基础。
产业导入壮大集体经济——通过成立“强村公司”,鼓励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现代农业产业园”参与分红。产业园运营后,村民按入股比例每年享受“经济红利”,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目前已有肉联厂、海吉星等多家企业进驻。
打造精品工程擦亮文旅名片——围绕“全域整治+全域旅游”,培育景观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产业,结合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风貌提升及生态修复,联合打造两个精品工程(东江沿岸生态修复工程、红色龙川—山水四甲),开辟新的旅游路线,融入农业观光元素,新增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驿站等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激活文化资源、带动旅游业发展,打造以现代生态田园和高品质古城文旅综合体为主体的全域旅游格局。
政府应该重点注重农村的水利建设,有很多农田因没有水利,农民才不耕种,这是农村的现象,并不是要投入大量资金在山坡上重新搞水田、
刚刚过完中秋国庆假期又要到啦今年国庆节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调休,共7天9月29日(星期日)10月12日(星期六)上班这些人,可提前发工资国庆长假要来了月工资支付日在1日-7日的小伙伴注意你的工资能提前发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企业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
9月11日,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近期平台加大对低俗有害微短剧的巡查审核和违规侵权内容的处理,累计下架了479部违规微短剧,并对46个违规小程序进行下架处置。全文如下:微信始终致力于打造安全、健康、绿色的平台生态环境。
来源:【深圳侨报】当你走进卫生间,一低头一条大蛇赫然出现与你“灵魂对视”是不是瞬间肾上腺素飙升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龙岗一居民的真实经历“有蛇!”近日,龙岗一市民报警求助,称在平湖街道某工厂宿舍卫生间有蛇,消防救援人员立即前往现场进行处置。
最近,不少广东人发现,在公园和街道旁有很多莲雾挂在树枝上,或掉落在路面,还有网友好奇:满树莲雾,为啥没人吃?广东多地街头长满莲雾树上这些粉色的果子叫莲雾,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植物。莲雾学名洋蒲桃,原产自马来西亚及印度,在1624-1662年由荷兰人从爪哇引入我国。
9月20日,外交部网站发布了关于中日双方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达成共识的重磅消息,其中最重要也最受关注的,是日方接受核污染水长期国际监测和中方等利益攸关国进行独立取样。
9月20日,记者从深圳理工大学官网获悉,该校党委书记、校长已经到任,分别是朱迪俭和樊建平。朱迪俭2020年5月起任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此前,曾历任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市委政法委专职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等职务。
巴黎奥运会进入“下半场”每每看到颁奖仪式运动员都会在戴上奖牌的同时获得一个长条状纸盒↓你有没有好奇过里面究竟是什么据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3米板冠军陈艺文介绍原来盒子里装的是巴黎奥运会的官方海报↓巴黎奥运会和残奥会官方海报“合体版”(巴黎奥组委官方图片)夜间版海报官方海报已公开售
来源:玉渊谭天 当地时间18日,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目标范围下调50个基点,降至4.75%-5%,这是自2020年3月以来的首次降息。在这4年间,美联储共加息11次,基准利率从0%-0.25%持续加到5.25%-5.5%。历史上,几乎每轮降息周期,都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
直播吧9月20日讯 昨日,深圳男篮官方宣布,球队已正式与外籍球员雷吉纳德-佩里和托马-厄泰尔完成签约。
她本来是监狱中的女教官,却爱上了服刑男子。而这一切的开始,还要追溯到当年男子在监狱中服刑时,给女教官送的一张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