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大地文化
微信矩阵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

翰墨丹青润诗意 百名创作者走进甘肃定西多元助推文旅融合

来源:m6米乐娱乐    发布时间:2024-09-14 17:16:29

  广袤的陇中大地,孕育了马家窑、寺洼、辛店等灿烂的史前文化,西起临洮的战国秦长城气势磅礴,世界非遗洮岷花儿令人叹为观止、国家非遗巴当舞古老神秘,李氏文化源远流长,书画文化享誉全国,厚重的黄土地滋养了定西淳厚的文化信仰。

  8月27日至29日,“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系列文艺展演展示活动在定西市通渭县、漳县、渭源县、临洮县举行。百名主流媒体、网络达人、文化博主共同走进定西,开展文旅采风创作,多角度展现定西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发展成果。

  以诗为媒,以诗会友。定西,正在探索一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兴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人间繁华在长安,世上书香出通渭。8月26日,由甘肃省文旅厅、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定西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甘肃省话剧院、定西市文旅局、定西市文联、通渭县人民政府承办的“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书画传家·通渭诗会”在定西市通渭县举行。

  当晚的演出由序和“书声琅琅”“陇中情思”“秦风陇韵”“田野风华”四个篇章组成。包括《汉风舞影》《少年中国说》《月满西楼》《梨园华章》《陇上金秋》《通渭欢迎你》等节目。

  活动通过吟诗、歌舞、合唱、情景表演等多种形式,以笔墨丹青描绘通渭人民“锄含云水笔含墨,耕罢梯田耕砚田”的恬淡与执着,向世界展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独特魅力与风采。

  自媒体达人王萱对此次诗会感受颇深,她表示,通过诗和文旅相结合的方式,向外传递定西声音,让文旅融出新天地,且以诗意共远方,自媒体创作者也能够拥有更加广阔的视角来向外展示定西之美。

  诗会通过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展示定西翰墨飘香、康养生态的瑰丽风采。线万余人次通过“新甘肃”“每日甘肃”“新华网”“奔流新闻”“如意甘肃”“定西文旅”抖音号等15家视频直播平台在线观看。

  诗会相邀塑造地方特色IP,擦亮书画“文旅招牌”。定西以“诗会+宣传、诗会+景点”赋能文旅融合,不仅突出“文”的品质浸润、“旅”的聚人引流作用,还能有效塑造文旅旅特色IP。

  自古以来,通渭人民一直崇尚文明和书画艺术,形成了“人人爱书画,个个练书画,家家挂书画”的通渭现象,通渭更是被誉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

  在通渭,书法和绘画早已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家家户户的墙上都挂满了书法作品和画作,成为了当地的一种时尚。这样的文化氛围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促进了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通渭县打出了一系列书画文化产业“组合拳”,使书画文化产业成为全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让“书画名城·康养通渭”享誉全国,带动延伸集书画会展、创作、培训、销售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发展,全县年书画交易额在10亿元以上,书画文化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定西通渭在“以特创优”中创新融合新兴业态,唤醒书画产业“沉睡资源”。通渭,正在因书画而改变。

  “通渭书画已经不单单是通渭的书画,更是甘肃的书画、中国的书画。作为一名通渭人,欢迎各位来通渭感受诗词的魅力,感受书画的魅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甘肃中医院大学副教授、甘肃省音乐文学专委会会长、北京京陇书画院院长杨田盛说。

  依托深厚的书画文化渊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通渭县打出了一系列书画文化产业“组合拳”,完成总投资43.6亿元,占地3000亩的文化产业综合园区。悦心国际书画村是通渭书画文化产业骨干企业之一,投资3.6亿元建成悦心画廊和悦心美术馆,是全国市县级顶级规模的书画交流基地,已入驻画室300家。“书画名城·康养通渭”享誉全国,带动延伸集书画会展、创作、培训、销售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发展,全县年书画交易额在10亿元以上,书画文化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书画传家之风从遥古传承至今,通渭书画艺术热度空前。“通渭全县43万人,10万户家庭,其中书画创作者达1.3万人。目前,通渭县已经建立了专业书画队伍、农民书画队伍、青少年书画队伍三支相互补充、各具特色的书画人才队伍。”通渭悦心国际书画村景区办公室主任冉盼盼说。

  截至2024年,通渭县有县级以上书协、美协会员1200余人,其中中美协会员13人、中书协会员50人,甘肃省美协会员120人、甘肃省书协会员138人。农民书画创作队伍规模庞大。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墨香校园建设,形成了良好的书画氛围。青少年书画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全县共有书画经纪人3000多人。

  8月27日晚,“清凉一夏 放歌渭河源”渭水文化旅游季音乐专场暨“吟游者·渭之源”原创歌曲发布会在渭源县拉开序幕。吟游甘肃项目原创歌曲“吟游者·渭之源”在现场进行发布。

  渭源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纲介绍,“清凉一夏  放歌渭河源”渭水文化旅游季文化演出活动自7月13日启动以来,已举办26场,参与演出的演职人员已达2200余名。活动由“秦声陇调  唱响渭源”、“健康之旅 动感渭源 ”“文化之旅  畅想渭源”“如驿之旅‘食’尚渭源”“‘农’情夏日‘购’爱渭源”五大板块14项组成。演出将持续至10月中旬,历时三个月,聚合、展现渭源丰富多元的文旅禀赋、物产资源,助推渭源清凉游品牌进一步深入人心,为渭源引流揽客。

  歌曲《吟游者·渭之源》由吟游甘肃项目签约原创音乐唱作人李牧创作。李牧,作为原创音乐制作人、词曲创作人。始终致力于原创音乐的创作与编曲制作。个人原创作品《你是我这一生的宝贝》《我在北方等你》《秋天风来》《永靖》《河西走廊》《曾经的理想》《我的青春》《如是少年》等,在全网各平台播放量已达6亿。

  《吟游者·渭之源》是继歌曲《永靖》后,吟游甘肃项目发布的第二首县域原创歌曲。

  吟游甘肃项目负责人李娟平介绍,吟游甘肃项目是于2023年3月23日真正开始启动的甘肃文旅品牌项目。项目通过打造“县域原创音乐制作发行+大型活动落地+音乐艺术游”的方式,充分的发挥甘肃文旅资源富集优势,通过县域原创歌曲制作及搭载音乐版权交易中心,整合优质产业资源,以一个音乐撬动一个产业、带动一种消费、形成一种文化自信的模式强大县域经济,带动一、三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县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赋能。

  多元富饶、纽带屏障、拥山抱水、文明源头、地道风物,到底哪个词语组合才能让我们更好地重新认识定西?

  遮阳山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大草滩乡境内,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攀岩基地主要景区之一,因“日出而为山所蔽”得名,位于漳县西南部大草滩乡境内。

  相传,明代著名道士、武当山疲乏教瑟道拳创始人张三丰在宝鸡金台观“失踪”以后,云游至“小崆峒”遮阳山,在此专心修道,亦传播佛道合一的教义思想,最后跃入龙潭,或曰在山内玉笋峰羽化成仙。三丰羽化遮阳山的故事又为这里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渭源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纲表示,开展“甘肃文旅达人采风创作”渭源站活动,让网络达人、文旅博主走进渭源胜景,沉浸式体验博大精深的渭河文化,感悟源远流长的渭河文明。和游客一起现场体验“清凉一夏   放歌渭河源”渭水文化旅游季文化文艺活动。在渭源探源头、观美景、尝美食、体验皮影戏、羌蕃鼓舞、渭源小曲,通过多角度、多领域的创作宣传,展示“红火渭源”的独特魅力。

  渭水悠悠,日夜不息,映着滔滔渭水这条翡翠“玉带”,沿河两岸郁郁葱葱,风光旖旎。这条神奇而又美丽的河流,历经沧桑,内涵深厚。而地处渭河源头的甘肃省渭源县,作为中国古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其悠久的历史也和渭河一样源远流长。这里名胜古迹和神奇传说众多,尤其灞陵桥,以其豪迈的风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渭河源景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渭源县境内,因孕育了黄河最大支流渭河而得名,是黄河旅游典型代表“中国黄河50景”之一。整个景区以大禹导渭始祖文化为缘起、以华夏文化之轴渭河河源文化为主题,以鸟鼠山系为依托。景区内植被茂盛、绿草如茵,步移而景换,时而山环水抱、景色奇秀,时而地势险峻、飞泉流瀑,拥有非常良好的自然生态基底。(李娟平  郭子睿)

  中国网体育频道“中国电竞”专区是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电子竞技管理委员会与中国网体育频道共同打造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新媒体平台。“中国电竞”专区按照融媒体模…

  共助力万里茶道申遗,2024中蒙俄万里茶道联合申遗考察暨自驾游活动圆满收官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邮件中请注明企业名称,联系方式,具体合作需求,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尽快与您联系。

Copyright © 2020 m6米乐娱乐 | 晋ICP备20000801号-3